换位思考 律己宽人
舒雷明
孟子曰:“爱人者,人恒爱之;敬人者,人恒敬之。”无论是在工作中,还是生活中,我们都要站在他人的角度思考问题。换位思考是人对人的一种心理体验过程。将心比心、设身处地是达成理解不可缺少的理解机制。它客观上要求我们将自己的内心世界,如情感体验、思维方式等与对方联系起来,站在对方的立场上体验和思考问题,从而与对方在情感上得到沟通,为增进理解奠定基础。
换位思考是融洽人与人之间关系的最佳润滑剂。它既是一种理解,也是一种关爱;是一种低调的作风,是一种积极的心态,是站在对方的立场体验和思考问题,从而与对方在情感上得到沟通,为增进理解奠定基础。人们也都有这样一个重要特点:即总是站在自己的角度去思考问题。假如我们能换一个角度,站在他人的立场上去思考问题,会得出怎样的结果呢?最终的结果就是多了一些理解和宽容,改善和拉近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,这一切都是从换位思考做起的,宽容这一美德的得来,也开始于换位思考。在一个团队之中,只有换位思考,才可能增强凝聚力。 对于一个管理者来说,换位思考的能力是能否成功进行管理的一个重要因素。只有换位思考,才能沟通人与人之间的联系,理顺关系,凝聚人心,确保工作中的各项任务不折不扣的进行。
换位思考,首先要做到对人对已同一标准,再则就是宽人严己。
在现实的工作之中,我们很多人都非常努力,但却往往会有些不尽如人意的结果。在为人处世上,我们总自认为自己这么做是对的,但有时却不能得到别人的理解,甚至导致双方产生很深的矛盾,这是为什么呢?经常有同事抱怨,他和上级沟通效果不好,没有达到预期目的,自己的想法也没有得到实施。从抱怨牢骚中,能隐约的感觉到,这样的沟通是失败的,不理想的。在沟通的过程中,最重要的是相互的理解,就是我们常说的换位思考。其实,道理可能都懂,可一旦执行的时候,就会忘了这样的思考方式,大部分是情绪控制了理性,导致沟通不畅。
在实际工作中,有些领导只喜欢看结果,不喜欢听可能也没有耐心听下属的过程汇报,领导所犯的毛病就是没有真正的设身处地的从下属的角度考虑。如果换位思考下,领导所处的情况和下属所处的情况是完全不一样的。身处在这个环境当中,结果可能也不会那么完美,效率也未必会令人如意。自己都达不到,怎么能强加于人?“己所不欲,勿施于人”,从这个基本出发点来看,我们只要用心去想一想,就能减少沟通的不畅。反过来,下属也要站在领导的角度想一想,如果不能按时保质保量的完成任务,项目就会延期,没有效率,没有质量,这是任何领导都不愿意看到的结果。如果两个人都能这样换位思考一下,这样事情的发展就不会出现僵持和对立的局面。经过这样的一个换位思考,在相互理解和包容的基础上,然后大家开诚布公仔细分析问题原因,看关键问题出在哪里了,是不是环节有遗漏的地方,是不是资源配置不到位,还是本身的计划方案有问题。把问题心平气和的分析出来,那么问题也就水到渠成,迎刃而解了。
换位思考最有意义的地方,就在于使沟通变得简单。少了曲折,少了尔虞我诈,不再胡乱猜测。沟通顺畅了,问题解决了,提高效率,提高生产力,增加效益,都是有帮助的。一个思考方式的转变,就能看到意想不到的结果。转换思考,改变思维,加强沟通,使沟通更顺畅,提高效益。任何问题其实都是人的问题,改变了沟通方式,平滑的推进工作,少点摩擦,多点欢乐,何乐而不为。换位思考的实质,即想人所想,理解至上。不要总是以自我为中心,学会从不同角度看待问题,多站在别人的立场思考问题。律己宽人就是严格要求自己,宽容对待他人。以责人之心责己,以恕己之心恕人!
上级和下级,不同视角更需换位思考
李文乔
工作中,我们时常会感觉部门员工工作“不规范”“抓不住重点”“落实不到位”。同时也会认为公司的管理存在不合理之处。对于大多数员工来讲,无论上级还是下级,都想把事情干好,抓工作也都尽心尽责。虽然工作中都有各自的视角,但有上下同目标这个根基,如果再多换位思考,那么政策制定的科学性、决策落实的精准性、工作完成的获得感都会大有提升。
从下级角度来说,希望上级对一些工作部署的具体落实能多“留空间”“给时间”,对一些政策措施的制定出台事先能多“听意见”。当然这要除去那些时间紧急又必须不折不扣刚性执行和完成的事项,主要说的是日常各种“指导性”工作任务的落实。
所谓“留空间”,就是不搞“一刀切”,让作为执行侧、落实方的基层能够因地制宜、量体裁衣,多采取自选动作。所谓“给时间”,就是作工作部署、提任务要求,一是少让基层做“急火饭”,多给出必要的时间来理解、吃透、发动、落实;二是少让基层做“无用功”,这里指的是那些没那么根本又没那么紧急,却既费神又费力的事。所谓“听意见”,则是更为根本的一个工作态度和工作方式。比如轮岗,作为基层希望解决现实的人员调配问题,着眼于生产基础工作,并不希望频繁的轮岗给部门工作造成负担、增加时间成本,好不容易理顺了工作关系,稳定局面来之不易,又发生重大变化。针对基层提出的意见或工作中反映情况问题,有时感觉“说了也没用”,久而久之就滋生出“反正也没用,还不如不说”的情绪。而基层是离群众最近、离市场主体最近的,都说“春江水暖鸭先知”,如果能坚定这个认识,那么涉及群众和部门的事,该采纳谁的建议、帮谁解决难题、给谁提供支持,便一目了然。基层也会感到建议被采纳、措施贴得牢、困难有人帮,部门的事就能办得越来越好。
从上级角度来说,又希望下级能多一些“全局考量”,在抓落实、干工作、办事情的过程中把握得当、切中要害。作为基层干部,对领导的部署、要求也应有自觉的换位思考。
一方面,要整体理解、把握实质。另一方面,要立足实际、善于创造。还是以轮岗为例,领导坚持轮岗的出发点,一是要让部门人员动起来,动起来的好处有体会和认识其它部门的难点,不至于信息不对称导致的部门之间工作评价标准、难易程度的差异过大,达到凝聚共识、统一认识,方便管理的目的;掌握更多方法技术、提升工作安排的可选择性,不至于遇到特殊方法无法安排;二是通过轮岗优胜劣汰,实现能上能下,能进能出,让合适的人在合适的岗位,让不合适的人通过轮岗淘汰。有这样的整体理解,才不会一听到新举措新要求就冒出“又是拍脑袋想出来”的“成见”,也不会活儿还没干就带着一种抵触心理。而且,根据大形势大环境的变化,上级会出一些新思路、提一些大方向。对下级来说,就要领会好其中的核心要义,结合自身实际,而不是理所当然地认为“身单力薄”“做不了什么”。